360x96

六家影视联合发声,抑制不合理片酬

MEM备考网】昨日,爱奇艺、优酷及腾讯视频联合正午阳光等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布抑制不合理片酬的声明

昨日,爱奇艺、优酷及腾讯视频联合正午阳光等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布抑制不合理片酬的声明,声明主要内容有两点:每部电影、电视剧及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对不合理的演员片酬进行控制,三家视频网站和六大影视制作公司采购或制作的所有影视剧,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人民币。

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声,抑制不合理片酬能有成效吗?

实际上,第一条内容在今年6月份及此前相关部门的通知中已经提到,这次声明不过是一个集体表态。第二条主演单集片酬不得超百万则是较为有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而8月1日爱奇艺CEO龚宇才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过,对演员天价片酬,电视剧方面政府和我们都在思考讨论过程中,还没确定方案。可见此次声明算是给出了确定的方案。

这次视频平台与部分影视制作机构的声明,也可以看做是6月份崔永元爆料事件以来行业的新动作。自事件发生以来,监管部门就演员天价片酬及偷漏税等问题频频发声,各路舆论纷出,但落到实锤的规定不多,此次算是以声明的方式表了态。但对天价片酬问题仅以市场参与主体用声明的方式进行约束,也让外界有所疑虑此规定能否得到落实,如果违反有什么惩罚措施?谁来确定是否违反规定?

再出重拳

演员天价片酬问题引发各界声讨已非一日。

2016年底电视剧《如懿传》两位男女主角拿走1.5亿片酬后,天价片酬问题再次暴露在舆论火力射程之内。2017年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要求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但这些意见要落到实处显然不容易,否则不会有今年4月份优爱腾三家发布联合倡议了。该倡议呼吁业界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现象,在内容制作方面将演员的片酬比例控制在成本范围内。这次倡议除了说明四部门意见没有很好落实,还表明了采购影视剧的几大平台方控制成本的迫切心情,毕竟他们还是负债经营的。

到6月份崔永元事件发生,天价片酬问题在阴阳合同、偷逃税等“佐料”的配合下更形发酵。中宣部联合文化旅游部、国税总局等多个部门再次发布通知,强调了每部电影、电视剧及网络节目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总制作成本四成、主要演员片酬不超过总片酬7成的要求。

8月1日,龚宇在参加爱奇艺分析师电话会时表示,对综艺节目,已按照监管部门给出的指导意见开始执行;电视剧则尚在讨论中。

不过十天,优爱腾及其它6家影视制作机构表态,终于明确了主要针对电视剧的演员片酬限制。

总的看来,这次声明的主要特点首先是首次明确了单个演员的片酬最高限度。以前的部门指导意见等只是笼统规定每部作品演员总片酬的限制,这次单刀直入把主演这个矛盾的焦点做了明确的限制。

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声,抑制不合理片酬能有成效吗?

其次,这次声明主要针对的还是电视剧。因为电视剧长期以来属于影视作品中产量的大头,天价片酬问题也多集中在电视剧领域呈现,此次声明可说是切中要害。首先单集片酬等措辞表明主要针对电视剧,其次从6家影视制作机构看,大部分都是电视剧领域的老玩家。

如正午阳光以前制作的《伪装者》、《琅琊榜》等,被视为国内影视精品代表,其最近官宣的《大江大河》也是大手笔制作;华策影视今年宣布制作的电影有4部,包括《勇敢者的游戏》、《南极之恋》等,但电视剧才是其重头戏,除了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款外,今年下半年确认收入的《橙红年代》、《绝代双骄》都值得期待;

柠檬影业方面曾表示今年准备IPO,也基本电视剧为主,今年共9部电视剧,包括《扶摇》、《九州缥缈录》等,电影目前制作8部仅有3部上映,而且票房惨淡;耀客传媒是《亮剑》制片人吕超创立,腾讯参与投资,其制作的电视剧多在腾讯视频播出,并与编剧六六等进行绑定。

资料显示其给演员的片酬本来就不高,如海清主演《女人不强天不容》,一集片酬仅46万。此外新丽传媒也是电视剧主打,今年白玉兰奖《我的前半生》、《白鹿原》都是该机构的作品。

落实有隐忧

但这次声明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声明本身有多大的约束力?如何保证参与声明的各方协同行动?

我们看到,整治天价片酬问题,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行业主体,始终都在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圈子里打转,并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这表明对演员天价片酬问题,各方仍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业内不少参与者对天价片酬都恨之入骨,但始终无法控制这个顽疾。

因为演员天价片酬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影视行业发展程度的畸形体现,单靠行业参与个体是无法解决该问题的,靠红头文件也不行。而针对这种行业性的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是否合适?业内是否已有共识认为该问题值得法律出手救治?

如果将上述问题归到法律层面来解决,固然能增加对问题处理的严肃性与刚性,但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影视行业来说未必合适,因为法律一旦制定就不会轻易变动,而且法律的执行也需要成本,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声,抑制不合理片酬能有成效吗?

另外,虽然上述机构发布声明,也并不表明其在具体操作中就会很好地遵守约定。如果市场上出现某个潜在的爆款,在诱惑之下某方会不会有越界之举也无法确定。当然,我们相信作为主要采购方的视频平台是真心想压低成本的。

毕竟,内容采购在其总成本中占了最大的比例。如爱奇艺第二季度内容成本达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况且爱奇艺离实现盈利还有一定距离,报告期内亏损仍有13亿。

我们还注意到,此次声明中,包括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在内的很多制作机构并没有参与其中。除华谊及唐德影视等涉嫌卷入事件外,其它没有参与声明的机构持什么态度也值得观察。虽然其表面上不敢顶风作案,但至少在主演单集100万这条规定上并不受约束。

而在众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中,如果只有少数参与者遵守某个游戏规则,则其他主体完全有可能利用其中空隙牟利。单集100万接下来能否推广到业内所有参与者还不好说。

其实此前有过传言,称总局近期将发布新规,一是网络平台购剧大古装不得高于单集800万,现代剧根据演员制作依次递降为不得超过单集600万、400万、300万。二是剧集制作完成送审后,在拿发行许可证之前必须上报总局剧组整体预算,附带付给所有演员账户的银行账单,如有违反40%规定不发许可证。

单从这个规定来看,如果实行似乎确实有助于把前述规定落到实处,毕竟银行账户都公开化了。目前市场对此消息莫衷一是,有的制片人称看到与此一致的内部通知,也有人表示并没有看到相关通知。也许监管部门正在讨论该草案,是否正式公布并无定论。

如果没有与许可证这种硬性的规定挂钩,上述指导意见或声明的操作性可能就得打点折扣了。毕竟产业链各环节怎么利益分配并没有公开程序来监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早已成惯习,再发明一些违规操作一点也不奇怪。

问题仍要在发展中解决

上述规定执行后,估计会挤出部分原先借此进行洗钱的操作,因为随着40%、70%规定的执行,演员收入有所下降,再利用演员片酬打掩护来洗钱的空间就小了很多。但要真正解决演员天价片酬问题,仍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先,国内影视行业受众对一部作品的判断,仍主要根据是否有大牌演员、流量明星等来判断,市场对主演及流量明星仍有较大的需求,投资者为增加盈利的可能性,仍然会极力拼抢这些大牌资源。

而国内影视市场对演员及明星的供应仍然有很大缺口,一方面需求迫切,一方面又是稀缺资源,其议价空间仍然很大。

这与国内足球的发展状况有类似之处,国足虽然遭到各界声讨,被污称为白斩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无法参加世界杯的情形下仍然能从俱乐部拿到高薪。

这种水平的球员与国外相同层次的球员相比,其收入肯定是过高了。但国内足球专业人才就只有这么多,市场要正常运转还离不开这些人。影视行业也一样,虽然演技好的演员不多,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也只能慢慢来。

六家影视公司联合发声,抑制不合理片酬能有成效吗?

其次,国内影视市场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个受保护的市场。监管部门对外来的优质电影及电视剧资源仍有严格限制,这既是保护国内影视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意识形态管理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国内受众虽然看的是劣质品,也只能如此,受众最终要为天价片酬埋单。

业内人士都知道日美韩等国影视市场演员片酬一般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2018年日本周刊《FIASH》整理出一份冬季日剧档的演员单集片酬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水谷丰也不过每集21万,紧随其后的木村拓哉和石原里美每集都在12万到14万之间。

如此低的片酬却能产出很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这对国内投资者来说也有些无奈,毕竟不可能像足球那样找几个强力外援来就可攻城拔寨,文化层面的东西最终只能靠自己生产。

另外,治理天价片酬还需要其它环节配合才能有更好效果。如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目前这种学院制培养的模式,借鉴香港以前那种前店后厂的培养方式,反而更可能发掘出好的演员;

懂行的制片人也非常重要,只有能镇得住场面的大制作人,才有可能既在内容又在影视具体管理上全面把控,不会为屈从于大牌演员而牺牲内容制作;

在演员税收管理上,也要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税收制度漏洞不堵住,限制天价片酬就变成了空话。

近日有消息称,从8月1日起,影视圈执行新税制,税率从原本最低的6.7%左右,直接升到42%,而且要求按新税制一次性补缴6个月税款。可惜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国税总局人士的认同。

总的来看,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影视行业已经认识到天价片酬问题的严重性,此问题如得不到根治,则影视行业发展水准只能越来越低。只要各方达成共识,天价片酬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文 | 居龙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MBA提前面试网

大家都在搜